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风采展示
  • 风采展示
  • 【有为甬社】宁波市“三会”:长三角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大家说”分享会成功举办 ——共探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0-31 阅读:
      2025年10月22日,“长三角市、区企业联合会合作机制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共同体——‘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大家说’分享会”在上海长宁区文化宫顺利召开。本次分享会由长三角市、区企联会合作机制协约方联合主办,长宁区企联会承办,长宁区总工会协办。江苏省无锡市、常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以及长宁区、金山区企业联合会主要领导,长三角地区8家国家级、省市级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代表等50余人齐聚一堂,以“经验共享、机制共建、区域协同”为核心,深入交流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实践,共同探讨“共同体”深化发展方向。中国企业联合会国际联络部主任刘寒松、长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马士威、上海市企联/企协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广君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今年正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发[2025]10号)》发布十周年,意义深远。本次分享会由上海市长宁区企业联合会会长张连城主持,为整场会议的有序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企业经验分享:鲜活案例传递“以人为本”理念
      会议首个环节聚焦“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实践经验分享”,来自长三角各地的标杆企业代表依次登台,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分享在用工管理、员工关怀、权益保障等领域的创新举措,为参会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参考。
    杭州市胜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孙俊军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企业打造“家园文化”的实践路径,通过营造温暖、包容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归属感与凝聚力,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宁波市金山双鹿电池有限公司党办主任曹燕平围绕“党建引领聚合力,和谐用工促发展”展开分享,重点介绍了企业创新构建的“党员责任区 + 职工诉求响应站”双渠道沟通机制——“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及时了解员工工作与生活难题;“职工诉求响应站”则为员工搭建了直接反馈诉求的平台,确保员工声音能被快速倾听与回应。同时,企业推出的“技能提升计划”为员工提供了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员工实现职业成长;“职工关爱基金”则在员工遭遇突发困难时伸出援手,为员工生活保驾护航。得益于这些举措,企业员工留存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这一亮眼成果获得了现场参会人员的高度认可。
    此外,江苏省无锡市科虹标牌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小玲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分享了企业在劳动关系规范化管理方面的经验,从用工制度完善、薪酬福利体系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做法;安徽富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书转则聚焦制造业员工职业发展,介绍了企业为员工量身定制的职业发展规划体系,帮助员工明确职业方向,实现与企业共同成长。这些来自不同行业的实践经验,为参会企业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本”。 

      协会经验交流:机制创新夯实服务根基
      在“协会交流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创建工作经验”环节,上海市长宁区企联会秘书长庞惠琴作为“合作机制”企联会协约方代表,以《聚焦主业 全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为题进行主题分享。她着重介绍了长宁区企联会在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过程中,与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工商联紧密协作,充分发挥长宁区“三方四家”协调机制作用的实践做法。通过四方联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有效推动了区域内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为其他地区企联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政府机制解读:三方协调筑牢保障防线
      随后,长宁区政府相关部门,围绕劳动争议三方协调机制等工作情况进行详细解读,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中的保障作用。

      长宁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游雁详细介绍了长宁区推进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创建工作“三家四方”协调机制的特色与经验,从政策制定、执行监督等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多方协作确保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长宁区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贲放分享了近年来长宁区工会条线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工作成果,重点介绍了工会在调解职工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工作机制与特点,强调工会始终将职工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

      长宁区仲裁院院长戴剑雄则聚焦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介绍了长宁区在案件前置调解方面的创新做法与成效。通过充分发挥前置调解作用,有效化解了大量劳动争议,减轻了仲裁工作压力,同时也更好地维护了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会长建言献策:共绘“共同体”发展蓝图
      “各地企联会会长讲话”环节成为本次分享会的“思想焦点”,各地会长结合区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实际,围绕“共同体”建设的深化方向、功能完善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其中,宁波市企业联合会会长李谦在发言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参考:

      一是高度重视当前和谐劳动关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当前整体劳动关系虽平稳健康,但劳动争议案件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案件处理难度不断增大,不仅数量持续增长,且矛盾愈发复杂,复合式、多类型争议逐渐增多,这些问题对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需重点关注并积极应对。

      二是强化政策法规落实力度。在政策法规执行过程中,部分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存在“最后一公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合同规范、制度规范等方面漏洞明显,而大型、规范性企业落实情况相对较好。后续需加强对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的指导与监督,推动政策法规全面、有效落地,确保各类企业在劳动关系管理上实现规范化。

      三是深入研究新经济形态带来的全新问题。随着平台经济、民工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劳动关系认定、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法律缺陷,相关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共同体”需联合各方力量,加强对新经济形态下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保障方案,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推动企业内部治理水平提升。当前部分中小微企业用工管理规范化水平较低,内部劳动争议预防协调机制不健全,员工权益保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需引导企业借助外部资源,开展内部治理“体检”,及时发现并解决管理中的问题,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与争议预防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五是完善并拓展劳动争议多元化化解机制。目前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在协调方面仍需完善,劳动仲裁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尽管长三角地区已探索出协同仲裁创新模块,但相关机制仍需深化研究与拓展,需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提升争议处理效率与效果,为企业与员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争议解决渠道,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此外,江苏省无锡市企联会会长林国忠、安徽省合肥市企联会荣誉会长谢刚等也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为“共同体”未来发展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多方智慧与共识。

      领导总结讲话:锚定方向凝聚协同合力 
      最后,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马士威、中国企业联合会国际联络部主任刘寒松、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广君先后发表总结讲话,为长三角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共同体”发展锚定方向、凝聚合力。

      马士威副区长充分肯定了长三角企联会“共同体”的协作价值,他强调,和谐劳动关系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只有维护好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未来,长宁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共同体”建设,为长三角和谐劳动关系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刘寒松主任则从全国视角出发,对长三角区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提出期望。

      赵广君秘书长在讲话中回顾了本次分享会的成果,强调了“经验共享、机制共建、区域协同”理念的重要性,并表示上海市企联/企协将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各地企联会的合作,推动各方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长三角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迈向新台阶。

      本次“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大家说”分享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强化了长三角市、区企联会的合作纽带,推动各地企业、协会、政府部门形成了“资源互通、经验互鉴、问题共解”的协同格局。宁波市企业联合会作为“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与长三角各地的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宁波本地实际,推动宁波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再上新台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宁波力量”。

      宁波市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延、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陈艳参加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