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风采展示
  • 风采展示
  • 【有为甬社】宁波市“三会”:聚焦数智创新 赋能新质生产力——2025宁波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会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与高质量发展,7月3日,宁波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联合会(市"三会")组织召开"2025宁波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会"。会议聚焦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培育等前沿领域,对17项申报成果进行专业评审,最终15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
     

    评审会概况:多维创新彰显宁波企业活力

      本次申报成果紧扣"十四五"规划目标,覆盖12大重点方向,呈现三大核心亮点:
      1.技术与管理深度融合:宁波金山双鹿电池"5G赋能电池制造全流程智能化升级"项目,通过数字技术重构生产范式,改造后生产效率提升37%,能耗下降19%;宁波钢铁"模型化生产创新实践"实现钢坯成材率提升2.3个百分点,年增效超3800万元。
      2.绿色低碳成核心议题:宁波开发投资集团"双碳目标下ESG管理实践"年减碳28万吨,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18%;镇海炼化"碳资产管理体系"覆盖全产业链,碳排放强度下降15%,年节约标煤15.6万吨。
      3.人才培育模式创新:镇海石化物流"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理论+实操"培养模式,人才留存率从65%提升至89%;多家企业依托"企业商学院"定向输送技能人才超2000人次。
     

    成果亮点: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升级

      1.数字化转型标杆案例
      宁波华润兴光燃气构建"1+3+1+N"数字孪生管理体系,燃气管网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2%,维修响应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2.4小时,年减少漏损水量12万吨;
      慈溪农村商业银行"双微架构平台"实现日均交易处理量突破50万笔,系统响应速度提升5倍,客户满意度达98.6%,获评金融科技应用典范。
      2.产业链协同创新实践
      埃美柯铜阀门打造"阀门水暖全生命周期绿色产业链",从设计到回收全链条低碳管控,产品碳足迹降低22%,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2%;
      宁波国投"低空经济智库建设"为区域新兴产业规划提供战略支撑,带动关联产业投资超15亿元,形成"智库+产业"联动发展模式。
      3.国企改革与效率提升
      浙江迈新科技"国企目标全链路督考平台"通过数字化考核体系,部门协作效率提升35%,年度重点任务完成率从82%提升至96%;
      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军工院所治理结构改革"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率从38%跃升至67%,3年内孵化产业化项目12个。
     

    专家建议:深化落地强化示范价值

    评审组指出,部分项目存在"重概念轻落地"问题,如"复合材料概念验证中心"需补充技术转移案例,"全链路智能合规体系"应细化应用场景(如某钢企通过该体系使年度违规成本下降62%)。专家建议:
    1.量化效益指标:补充投入产出比、市场份额增长等硬数据;
    2.突出可复制性:细化管理工具操作流程,如"1344青年创新体系"阶段化培养模型;
    3.强化问题导向:在成果背景中明确管理痛点,如某燃气企业针对"漏损率1.2%"提出智能监测方案,改造后降至0.07%。
     

    总结展望:构建管理创新生态体系

      市"三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延强调,本年度成果质量显著提升,体现宁波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双轮驱动下的突破。针对明年申报工作,将重点引导企业:
      1.强化数据支撑,要求所有成果必须包含核心指标对比(如效率提升、成本下降等);
      2.优化写作逻辑,按"问题识别-创新措施-量化成效"结构撰写,突出落地性;
      3.聚焦前沿领域,重点培育低空经济、元宇宙应用等新质生产力方向成果。
     
      本次评审会不仅展现宁波企业在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探索实践,更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参照的创新范式。随着获奖成果的推广应用,将进一步夯实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管理基础。
      市“三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陈艳主持评审会,经服部副部长宋世钧、赵颖参加会议。